現實多變,我們面臨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你是否在為自己專業的發展前景感到疑慮?你是否在探尋自己就業方向的途中感到迷茫?你是否迫切的想知道如何謀劃自己人生?,
12月2日晚18:30,為解開同學們對于職業規劃、人生選擇方面的疑惑,本期知行講堂特邀嘉賓周三老師,中信建投證券北京云崗路證券營業部總經理,北京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北京大學經濟學碩士,為我們帶來特別講座“求是知行講堂第二十期——【就業創業】如何謀劃自己未來的工作”。
講座開始之前,求是書院專職副院長周芳集上臺發表講話,熱情歡迎周三學長重回母校分享經驗,并引出本次知行講堂主題,希望同學們能認真聆聽仔細思考,對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和想法。

本次講座的主題是——“選擇”。周三老師認為“選擇”是職業生涯規劃的本質,即是一種面對多變人生的自我掌控力。為了便于同學們理解一些深奧的知識和智慧的哲思,周三老師分別從:選擇、能力、“成功之道”、職業信念和建議這五個模塊,結合現實生活,用生動形象的例子和準確的數據分析,全面圍繞“職業生涯規劃”這一中心展開,希望大家面對多變的人生,在自己未來的選擇中可以權衡利弊,做到萬全的準備。

講座一開始,周三老師以賭局游戲及疾病生還調查結果,引入人們做選擇的影響因素和認知參照點對于風險的態度的影響。對于同樣的期望值,人們面對收益往往會謹慎,面對損失往往會心存僥幸企圖擺脫損失,而這個結果恰恰是行為經濟學理論中的展望理論與框架效應。框架效應在生活中時時存在,影響著人們對于風險的認知,人們在做決策時,心里總會預設一個參考點,對于高出參考點的收益型結果,人們往往表現出風險厭惡,偏向確定的小收益;對于低于參考點的損失型結果人們又表現出風險喜好,寄希望于好運氣來避免損失。這就是為什么人們傾向見好就收,很難及時止損。因此我們在做出選擇前,要學會權衡利弊,要在自己能承受最壞情況的條件下,做出最優的選擇。我們對未來職業的期望參考點也影響著我們在專業方面的選擇與決策,所以我們也要懂得調整期望與現實間的關系,好高騖遠與自我放棄都是不明智的選擇。
周三老師希望我們能正確運用經濟學理論,在將來面對自己的工作選擇時,用展望理論和框架效應來判斷自己的工作選擇是否正確。

緊接著周三老師談到了能力,他用了一個問題引出話題:領導為什么會賞識我?周老師認為想要脫穎而出需要具備:自學能力、理論到實踐的能力、廣泛涉獵,勇于嘗試的能力、批判式思維能力和選擇能力。作為一名北理工學子,自學能力十分重要,不管是現在的學習還是以后的工作,我們要貫徹終生學習的思想,不要讓上大學和工作的放松麻痹自己。關于理論到實踐能力的重要性周老師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為我們講述,百見不如一試,為了自己成長的更快,動手實踐必不可少。同時,充分的準備是抓住機會的唯一途徑,要為日后的職業規劃提前做準備,例如,無論將來學習哪一專業,從事哪一項工作,資格證書的獲取必不可少,提前考取有用證書會為日后入職節省時間,提高成功概率。機會需要自己創造,一直要抱有學習的心態,提高我們的執行力,未來才能有更寬闊的平臺。


之后,周老師提到了自己理解的“成功之道”。他用自己的經歷提醒我們不要過分迷戀所謂的成功學,并且以幸存者偏差理論告訴我們許多的成功不具有可復制性。每個人的人生精彩獨一無二,明確自己的目標及評價標準,實現自己人生價值。
講座的最后,周三老師對未來將要走上職場的我們提出以下建議:一、不要樹敵。二、工作積極主動,多思多問多做。三、人無信不立,要做一個靠譜的人。做事要從細微之處入手,考慮實際情況,不懂就問,積極主動自主學習,善于抓住機會,才能發展的更好。


講座結束后,周三老師熱情地為同學們答疑,為同學們分析了當前熱門行業的趨勢走向:在傳統行業中,龍頭互聯網企業、經濟領域企業仍是具有強勁生命力的上升企業;在新興行業中,生物制藥、5G領域等行業展現出巨大的潛力,雖然這些行業還大多處于摸索探尋期,但也意味著創業者和就業者在這些領域中有更多的機遇和可能。這些分享解決了很多同學心中對專業前景的疑惑,也讓同學們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希望北理工學子都能找到自己的職業定位,更好的認清自我,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為祖國,為社會的發揮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精選感想:
趙安琪:周三師兄給我們講了他面臨求職就業時期的選擇。告訴我們為了提升自己的價值,無論何時都要保持自學能力、理論轉化為實踐的能力、批判式思維和選擇能力。并詳細真誠地講述了他的經歷和看法,同時也告訴了我們一些就業時現實。周三師兄博學多識,從這次講座中我受益匪淺。感謝師兄的傾囊相授!
金天:從專業到職業到人生軌跡,這一路我們必然要面對紛繁的選擇,不盡的誘惑。從周三學長的分享中,我感受頗深。理智思考,自律勤奮,明確目標,充足準備是抓住機會正確選擇的關鍵。通過學長的分享我也了解到自己專業的發展前景以及目前中國發展科技短板,因此要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為科技發展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