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3日晚,北京理工大學求是書院知行講堂第十二講在良鄉校區求是社區111房間舉行。美術大師胡洪明的、兩位親傳弟子吳宇翔、潘登先生為求是書生傾情講述紫砂壺的前生今世。求是書院專職副院長周芳集老師、求是輔導員汪建宇、黃曉媛和來自求是書院的二十余名同學聆聽了講堂。報告會由黃曉媛老師主持。



吳宇翔先生生動的為我們介紹了十大紫砂壺經典器型,紫砂壺那美輪美奐的造型加上吳宇翔先生的講述,到場的求是書生都聽的如癡如醉。潘登先生以紫砂壺起源歷史開始,為我們開啟了一段與紫砂壺為伴的奇妙之旅,每個人都被紫砂壺精美的外表和濃厚的歷史底蘊所深深吸引。在欣賞紫砂壺的同時,兩位老師還為我們補充了紫砂壺的制作材料、工藝等一系列知識,在學習紫砂壺深厚文化的同時還與我們的專業知識產生聯系。兩位紫砂壺大師的講述引發了同學們強烈的共鳴,同學們在講座結束后還提出來一些有關紫砂壺以及紫砂泥的問題,展現出對紫砂壺的濃厚興趣,這也離不開兩位先生的傾情講述。


周院長為吳宇翔、潘登先生頒發了求是書院校外導師聘書。
在這一個小時的講堂中,雖然時間不長,但是很顯然同學們都為紫砂壺的魅力所折服,更為兩位紫砂壺大師對紫砂壺的熱愛、深厚造詣所震撼,在場的求是書生無疑都感受到了紫砂壺它獨特的魅力,這是它的外形所造就,更是因為它是歷史文化孕育的產物。

附講座嘉賓簡介:吳宇翔,國家級助理工藝美術師,江蘇省紫砂協會會員。2010年就讀于南京藝術學院并跟隨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胡洪明開始學習制壺。在傳統器上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一直追求古法和現代美的結合。其作品也深受廣大壺友喜歡,被全國各大博物館所收藏。
附主講人信息:潘登,在對泥性的掌控中超過常人,有著學院派“小飛人”之稱。對花器的理解與創作,完美的將紫砂的古樸和現代美學結合。在2017年正式拜師于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胡洪明門下,更加深入的研究紫砂花器。
附學生感想:
李玫江:講堂內容很棒,感謝老師給我們提供這樣一個機會了解紫砂壺!學到了很多關于紫砂壺的知識,簡單認識了做紫砂壺的不同泥料,以及紫砂壺的十大器型,感受到了匠人精神。
馬駿灝:收獲很大,了解了紫砂壺的歷史與發展,得知這一文化成功流傳下來,并在新時代中繼續發展,很令人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