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舉辦“中國制造2025與創新人才培養高級研修班”的通知
發布日期:2016-03-14
各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
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正在引發影響深遠的產業變革,基于信息物理系統的智能裝備、智能工廠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領制造方式變革,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迎來重大機遇。新一輪產業革命所需求的高素質勞動者和創新型人才給全球的人才培養模式帶來了嚴峻挑戰。高校肩負著培養適應新一輪產業革命人才的使命,務必要首先轉變人才培養理念。北京理工大學特面向全國高等院校管理者及一線教師、科研院所研究人員舉辦“中國制造2025與創新人才培養高級研修班”,研討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給高校的學科專業建設、課程設置、教學改革、人才培養等帶來的影響、挑戰與機遇,為大學的綜合改革、人才培養提供政策智庫。
一、 時間地點
時 間:2016年3月24-27日(周四至周日)
地 點:北京理工大學中關村校區
時間安排:
1.2016年3月24日(周四)14:00-18:00:北京理工大學中關村校區中心教學樓一層大廳報到;
2.2016年3月25-27日上午(周五至周日):研修班課程
3.2016年3月27日上午(周日):結業式、頒發結業證書
二、 參會對象
各高等院校管理者及一線教師、科研院所研究人員
三、 研修主題
1.中國制造2025對高校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影響
2.中國制造2025與高校的支撐作用
3.德國工業4.0與智能制造
4.面向智能制造的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初探
5.信息技術發展與教育變革:MOOC的挑戰與大學的未來
6.從慕課到翻轉課堂: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與學
7.互聯網:一個全新的教育生態環境
8.實地調研:北京理工大學智能機器人與系統高精尖創新中心、北京 理工雷科電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四、 擬邀專家
楊海成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工程師,科技部十三五先進制造規劃專家組組長
王建偉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進司信息化處處長
李志民 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主任
張 瑜 北京理工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高新技術部部長
劉 馳 北京理工大學軟件學院教授
于歆杰 清華大學副教授、博導,清華大學首門全球慕課《電路原理》負責人
郭文革 北京大學副教授,北京大學信息化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
五、 報名方式
請參會代表于2016年3月15日前點擊鏈接 http://182.92.229.57/form/ud/u1/f55.aspx 填寫個人信息進行注冊。(具體日程安排將于研修班開班前一周發送至與會代表注冊郵箱)
六、 研修班費用
本次研修班收取會務費2800元/人,包含資料費、培訓費、餐費等。現金刷卡均可,不收取支票。
七、 住宿
以下為北京理工大學周邊酒店信息,與會代表請自行預定酒店。
1. 北京理工大學國際教育交流中心(校內)(010-68945611)
近北京理工大學北門,距會場820米;
2. 漢庭酒店北京中關村四通橋店(010-68420808)
網址:http://i.huazhu.com/hotel/detail/1000861
北京理工大學小東門旁,距會場300米;
3. 7天北京中關村理工大學店(010-88411855)
近北京理工大學南門,距會場710米;
八、 聯系方式
聯系人:北京理工大學教學促進與教師發展中心 杜老師
電 話:010-68911153
郵 箱:cfd@bit.edu.cn
北京理工大學兩化融合發展研究院
北京理工大學教學促進與教師發展中心
2016年1月21日
主辦方簡介:
北京理工大學兩化融合發展研究院,成立于2012年4月。研究院與國家工信部、網信辦及北京、天津、沈陽等各省市經信委等政府部門合作,開展了有關中國制造2025、兩化深度融合等相關研究工作,成果受到廣泛好評。自成立以來,已成功組織全國兩化深度融合干部培訓班、工信部機關兩化融合選學專題報告班等培訓活動若干期。參與培訓與交流活動的人員包括工信部系統中央機關、全國各地方領導干部、國內外優秀企業高管、國內外高校教師與研究人員等1000余人次。(網址:http://aiiti.bit.edu.cn/)
北京理工大學教學促進與教師發展中心,作為教育部30個國家級教師教學發展示范中心之一,成立至今,在教師培訓、質量評估、研究交流、咨詢服務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舉辦教師發展活動140余期。同時,為兄弟院校提供高水平、專業化的教師培訓、管理者培訓、領導研修等項目。曾先后為黑龍江省教育廳、重慶郵電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等院校舉辦12期研習營,參與人數達1000余人次,主題包括教學促進與教師發展、素質教育與通識課程建設、校長創新與發展、中層干部領導力等。(網址:http://cfd.bit.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