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法學院出戰國際環境法模擬法庭大賽載譽而歸
發布日期:2014-12-10 供稿:法學院 張航 攝影:張晏
編輯:法學院 于璐 閱讀次數: 2014年11月25-29日,第19屆國際環境法模擬法庭大賽(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Moot Court Competition, IEMCC)東亞地區選拔賽在韓國首爾舉行。由法學院張艷麗副院長、環境法所所長羅麗教授、張晏老師帶領的2011級學生張晗、張航、王蔚、王安琪、蔡文組成的北京理工大學代表隊參加了此次競賽,并取得優異成績,王蔚同學以出色表現獲得“最佳辯手”的獎項。
國際環境法模擬法庭大賽由美國史丹森大學法學院(Stetson University College of Law)主辦,創始于1996年,是國際環境法領域極具廣泛國際影響力的模擬法庭比賽。該比賽全程使用英文,分為地區選拔賽和國際決賽兩個階段。地區選拔賽分為北美太平洋賽區、北美大西洋賽區、拉丁美洲賽區、東亞賽區等八個賽區進行。今年的東亞賽區選拔賽由韓國崇實大學(Soongsil University)承辦,吸引了包括中國政法大學、臺灣國立大學、加拿大謝布克大學、蒙古伊赫扎撒克國際大學、韓國韓東國際大學、韓國崇實大學等8所國際知名高校參加。各參賽隊在比賽中展開了激烈的角逐,現場情況相當精彩。
北京理工大學代表隊在本次比賽中得到了法學院領導和相關老師的大力支持。
自九月下旬成立北京理工大學代表隊以來,五位隊員在羅麗、張晏兩位教練的精心指導下,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賽前準備工作。兩位老師極具專業素質,注重培養同學們辯論技巧、英語表達能力以及團隊協作精神,使同學們收獲頗多。龔向前老師以自己的專業知識,多次帶領同學們對焦點問題展開分析;王國語老師犧牲休息時間現場指導,為同學們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在訓練過程中,曾經參加過第16屆國際環境法模擬法庭大賽的2012級研究生陶陽子學姐向同學們傳授了寶貴的實戰經驗技巧,2014級研究生羅印、楊勇學長從收集資料、模擬比賽現場等方面也給予了很大幫助。五位參賽同學始終保持著清晰的思維和高效的頭腦,堅持每天從早到晚在會議室修改參賽文書和口述稿,充分熟悉比賽的相關資料,艱苦付出,使自身綜合能力得到全方位的鍛煉和提升。
本次大賽分書面陳述和口頭辯論兩部分,案件涉及跨界污染、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國際環境法前沿問題。面對諸多強勁對手,我校代表隊表現不俗。值得一提的是,張航和王安琪同學在小組賽中憑借從容不迫的臨場發揮、扎實的法律功底,以優異的成績戰勝最終獲得亞軍的加拿大隊。張晗和王蔚同學在小組賽中表現出眾,戰勝韓國崇實大學Junior隊,獲得法官們的好評。最終,我校隊員在與實力強勁、參加過歷屆東亞賽區選拔賽的臺灣國立大學的交鋒中,以微小的差距遺憾輸掉了比賽,未能入圍四強,無緣決賽。
比賽結束后,我校代表隊參加了由韓國崇實大學籌辦的聯誼晚宴,在此期間,同學們與其他參賽隊的選手和帶隊老師進行了細致的交流,為我校今后參加類似的模擬法庭比賽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通過此次比賽,同學們認真反思了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并與其他學校的學生建立了深厚友誼,擴大了我校的國際影響力。期待下一屆比賽我校代表隊能夠再接再厲,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